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計畫目的:

因雲林及彰化地區地下水超抽嚴重,除造成部分地區地層下陷易淹水致災外,近年更產生高鐵營運安全疑慮。為能減抽地下水並避免衍生民生用水不足及產業營運問題,進而推動鳥嘴潭人工湖計畫,引取烏溪水源至人工湖進行蓄豐濟枯運用,提供穩定之地面水源量作為減抽地下水之替代水源,以減緩地層下陷及高鐵行車安全疑慮。

計畫效益:

  • 增供地面水、減抽地下水

    鳥嘴潭人工湖每日可供應25萬噸的民生用水(南投草屯地區4萬噸及彰化地區21萬噸),約可減少彰化地區自來水系統公共給水現況抽取之地下水量,每年約達6,200萬噸。

  • 減緩地層下陷

    鳥嘴潭人工湖計畫完成後,將增供彰化地區的地面水作為減抽地下水的替代水源,依模擬成果,彰化地區民國130年地下水位可回升1.38~ 1.79公尺,地層最大下陷速率改善量為0.55公分,下陷速率達2公分以上區域之面積改善量為39.84平方公里,顯示鳥嘴潭人工湖計畫確有涵養地下水源及改善地層持續下陷之的效益。

  •  穩定區域供水,降低缺水風險,因應區域發展需求 
  •  人工湖周邊環境營造效益 

    域環境與休憩空間,進而提升整體環境品質。

※以上數據取自水利署「鳥嘴潭人工湖設置對彰化地區地層下陷防治之研究(2/2)」模擬成果,更多資訊可至「水利署地層下陷監測資訊整合服務系統」查詢

水利署地層下陷監測資訊整合服務系統Qr-code.png

歷史沿革:

  • 民國88年發生921地震後,原規劃興建於南投地區的「建民水庫」核定停建。
  • 民國96年開始由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現為水利規劃試驗分署)進行初步規劃、可行性規劃、環境影響評估及對彰化地區地層下陷防治研究等工作。
  • 民國102年行政院環保署(現為環境部)通過「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 民國104年行政院核定「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
  • 民國106年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開工。
  • 民國111年完成第一階段目標(每日供水9萬噸)。
  • 民國113年計畫完成(每日供水2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