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民眾關切問答

本計畫石虎生態保育及應變措施

參考過往無線電追蹤結果,石虎通常約傍晚5~6點開始活動至清晨之生活習性,故本計畫已依據石虎熱區、生活習性重新檢視並調整保護對策,更針對石虎熱區之防止路殺作為及工區管理加強規劃,以下分述說明:

  • 防止路殺作為
    • 施工車輛主要利用既有道路運輸,減少並縮短施工便道的布設,僅於隧道出入口設置施工便道,並於苗52及縣道140石虎路殺熱區、后里圳山坡兩側架設防護網、反光板、警告標誌或涵洞等設施,如圖11所示。以減少動物路殺的可能性。
    • 限制施工車輛速度以減少路殺:限制在苗栗縣施工便道、苗52及140縣道平面段之施工車輛速限於30公里/小時以下,並納入與承包商之契約內容,要求留存行車紀錄器之電子檔。惟後續若公路總局或苗栗縣政府於路殺熱點設定管制車速時,則依相關規定辦理。
    • 在隧道工程期間,建構路殺預警系統(石虎路殺熱點(苗52及140縣道平面段)設置電子看板、輸水隧道出入口設置聲光波生物緩速設備及可即時傳輸相片之自動相機各1台),以利兼具「用路人緩速警示」與「生物緩速」兩大功能,若施工時間發現石虎出沒,亦通報本計畫承包商,出入該路段時須嚴加注意,若鄰近施工區域則會加強防護措施,如設置活動警示牌,如屬非工區範圍之樹林,則禁止工程人員於該處活動等,以降低路殺之可能性及瞭解本工程對生物的驅離強度與受影響情形。
  • 應變措施
    • 若於本計畫施工車輛運輸路線發現動物路殺行為,則立即通報縣市政府權責單位。
    • 並於事發後兩週內由生態保育小組召開檢討會,以瞭解路殺原因並調整及檢討本計畫施工行為及保護對策。
  • 工區管理
    • 減少流浪犬威脅:流浪狗會與石虎競爭活動空間及食物,甚至可能攻擊石虎造成生存威脅。本計畫於施工前與民間團體合作,建立犬隻管理方案,重點區域為大安溪沿岸區域,定期成效評估與滾動式管理流程,以降低自由活動犬隻出沒,提升當地石虎棲地品質。
    • 針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造單位進行生態保育教育訓練,訓練頻率為施工期間每年一次(施工前一次),授課講師主要為生態顧問公司,需具有環境教育及生態等相關背景,授課內容包括野生動物保育法內容、稀特有植物或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之珍貴稀有植物及本計畫附近老樹認識、野生動物(尤其針對保育類動物)之辨識、習性介紹、減輕對策內容、路殺及受傷野生動物通報程序等。透過生態教育的訓練,以期提升工程人員的生態素養,減少施工過程對動植物影響。
    • 減輕照明影響,工區和施工便道僅於必要處設置照明設備,照明設備應加裝遮光罩、降低高度、朝向背對最鄰近森林的方向設置,以減少森林環境受光線溢散影響。選擇低生物干擾之光源(低色溫與波長較長的燈源,如低壓鈉燈或LED燈)。夜間不施工時僅於部份位置保留警示燈或感應式照明,並關閉其他燈光。
    • 施工機具減少不必要移動,以減少噪音及振動干擾。
    • 鯉魚潭隧道口工地周邊及水管橋兩側出入口設置施工圍籬,避免野生動物進入工區。,
    • 工區內集中管理垃圾及廚餘,廢棄物設置資源回收等分類集中管理設施,避免野狗咬食或聚集於工區,以降低石虎生存壓力,以及禁止餵食野生動物(含流浪貓犬)。
    • 禁用化學藥劑除草、施用化學肥料及噴藥。
    • 除連續性工程(如隧道工程)或緊急工程外,依據石虎活動習性及調查出沒熱區,調整大安溪以北施工時間為早上8點至晚上6點,以減少夜間因施工車輛往來而增加道路致死的機率。
      1. 大安溪以北(含水管橋工程):早上8點到晚上6點
      2. 大安溪以南:早上8點到晚上7點
    • 減輕棲地破碎化,各施工區域及施工便道在工程結束後即進行環境復原和植生復育工作,以減少破碎化情形。
    • 本計畫沿線需移植的樹木則採1:1方式補植,選用樹種為當地原生適生植物,補植樹木於定植後,撫育期間若有植株死亡,則進行補植。若涉及行道樹移除,則依臺中市公園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提出申請,檢附移植計畫書,經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現場勘查及台中市景觀及植栽委員會審查後確認移出及移入位置,委由專業人員進行移植,於施工結束後依台中市政府規定之樹種及位置補植行道樹。
    • 若有發現發現傷亡野生動物,將通報地方野生動物主管機關或林務局專線(0800-000-930)前往處理。
圖 11 本計畫之動物路殺防治設施佈置圖

註:石虎熱區為苗栗縣資料及本計畫調查資料所彙整。

圖 11 本計畫之動物路殺防治設施

點擊數

288

修改時間

1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