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同仁環境教育設施場域戶外學習

主題名稱

場次二

主題說明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目前台灣占地面積最大的水源區,園區僅 2 公頃的人工設備,分為「水源涵養林」、「湧泉生態觀察體驗」及「自來水處理」等 3 個區域。大片原始涵養林、水池、水道,至今未經人為破壞,水池、水道與湧泉的藍」,及草地樹群的「綠」是園區最大的特色。深溝水源生態園區負責控管蘭陽溪以北所有居民的民生用水品質,與臺北水源局的職責相似,於此方面可使同仁與其專業領域結合,互相精進學習。 內城社區: 內城生態社區於 103 年度開始推動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將社區內一塊閒置荒地營造成可食風景兼蝴蝶廊道,並結合山邊之湧泉池、水圳、水田、古道等,串連成一雪山山脈腳邊之環境教育推廣路線,對社區居民以及來訪遊客進行深度的鄉土環境介紹,向大家介紹宜蘭山腳邊的美與珍貴,期盼能藉此深耕愛護鄉土環境的公民素養。內城社區自主發展環境教育的推廣可讓局內參考,並可協助轄區內特色環境教育產業的推動。

時間

104/10/22 08:50 至 104/10/22 17:00

總場次

1

地點

宜蘭深溝水源生態園區、宜蘭員山內城社區 山路二段236號

詳細說明

本年度水源局同仁參訪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安排至宜蘭深溝水源生態園區參訪,深溝水源生態園區因伏流水豐沛,於 1931 年開闢為宜蘭水道的水源地,1945 年光復後陸續擴建淨水場,用心經營維持與大自然平衡共生,園區保有物種豐富的生態環境及具有歷史意義的淨水設備。本次參訪規劃,由園區的專業導覽人員帶領參訪深溝園區,廣達 23 公頃的水源涵養源區,是目前臺灣僅存,導覽人員帶領穿越步道,行經大片原始涵養林、景觀生態池及水道等,配合園區中極度著重的水議題,讓局內同仁可做為環境教育推廣的參考,期望未來在推動水源環境教育時能將水生態、水處理、水知識、水安全的觀念傳達給大眾。
本次參訪另安排宜蘭員山鄉內城社區,內城社區近年積極推動社區營造,由理事長簡裕鴻帶領社區居民,運用耕耘機改造的鐵牛力阿卡做為走訪內城社區的交通工具,結合社區的主要風景點,如太陽埤、內城圳、鼻仔頭圳、大樹公、靈芝吐霧、大坑埤、環山生態步道等等,本次到訪即搭乘鐵牛力阿卡參訪太陽埤、大樹公及昔日的渡船頭,多數的景點皆以綠美化、保持原始風貌進行改造,在行進路線中包含當地休閒產業、沿途風景優美,可見得社區居民對於社區規劃的投入。本次行程亦安排理事長或總幹事為水源局同仁簡報說明內城社區社區營造的過程,期望日後對於水源局協助水源轄區內居民推動地方人士自行管理自己的家園可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