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辦理環境教育活動

主題名稱

河川日新店溪環境教育體驗課程【漂流在新店溪上百年的人文故事】

主題說明

淡水河水系三大支流之一,新店溪,從原住民、清朝、日治到現代有著北臺灣非常重要的人文歷史發展的史蹟與意義,新店溪不僅有原住民時期的生存風貌、漢人開發水圳引水灌溉台北盆地發展農業的基礎、更重要是這裡還是日本時代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的創建,樟腦、伐木、電力、茶葉…,這裡有古道的遺跡、有掠奪衝突的故事、有開挖水路或陸上運輸的痕跡、還有尚在運作的水力發電所,這樣一條結合人文、歷史、資源力量的溪流,絕對是我們應該要了解認識的「新店溪」。

時間

111/10/15 09:20 至 111/12/26 16:00

總場次

1

地點

瑠公圳取水口、龜山壩遺址、桂山發電廠、舊龜山發電所、屈尺壩引水步道、歧山巖清水祖師廟、小補碑、屈尺古道、伸丈坂、永興宮、小粗坑發電廠、日宿舍群、周氏古厝

對象

學生

參與人數

17

總人數

0

男生

0

女生

詳細說明

今年度的全國河川日由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主辦,配合全國河川日系列活動,本計畫三條新店溪流域的走讀課程,帶領參與的民眾一同體會新店溪之美,以多元的角度重新認識新店溪。

希望從原住民泰雅族遷徙至烏來,定居在豐富的新店溪旁生活開始介紹,並加上時代的轉輪將清同治至光緒初年間,來新店溪墾地伐木的漢人,當時與原住民的衝突事蹟,然後日本人來了,在山林大規模植林、大量製作樟腦、種植茶葉,甚至為了製作更多樟腦,而在新店溪建造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這樣一條新店溪,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面向的人文發展,因此希望藉由這條路線可以讓更多民眾了解

辦理方式

自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