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淡水河為臺灣第三大河川,流域面積廣達 2,726 平方公里,河長158.7 公里,主流上游為大漢溪,而新店溪及基隆河二大支流蜿蜒經台北地區平地,分別於江子翠及關渡二地匯合成本流後向西北流,並於淡水區油車口注入臺灣海峽。
本流域之行政區包括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地形包括洪泛平原地區、丘陵地區及上游之高山地地區,其中臺北都會區為中央政府的所在地,環境兼具盆地地勢低窪、颱風頻仍、坡陡流急、臺北橋段及關渡隘口之河槽狹窄、過去有地層下陷以及人口集中甚至與河爭地情形等不利於防洪之特性。為保護大臺北地區,經濟部早於民國49 年(1960)即著手規劃臺北地區整體防洪計畫,就蓄洪、攔洪、分洪、束洪、導洪、避洪等十數種可能方案進行評估分析,最後由經濟部訂定大臺北地區(臺北市、新北市)防災治水相關實施計畫,包括「臺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62 年開始實施,85 年完成)及「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前期計畫)」(91 年開始實施,94 年完成),其相關計畫前後實施期程長達三十餘年,對大臺北地區之防洪治水貢獻至大。
英文摘要
- 作者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104.10
- 版本項 /初版
- 分類號 /
點選次數:231
loading.....
我要預借
依河川
依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