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河川河口在海陸交會之處,承受海域與陸域水體之共同作用,由於河川流域在時間及空間上不同之降雨特性,使得河川水量與波潮強度形成差異,更由於河川沉滓含量之多寡及海浪輸砂能力大小之交互影響,造成河口附近海域之沉積或沖刷,因此在陸域與水域不同水文,地文及海象條件下交互作用的結果,往往形成不且河口型態。歷年來國內外,對於河口保持通暢之理論及治導方法之研究,已有相當之基礎,顯示河口之整治與地區上之特性條件,息息相關,為明瞭西南海岸之不同河口,在潮浪及河川水流之共同作用下,是否流路可維持通暢,是否可採用何種有效措施予以改善,而此種改善措施之實際有效期限,及此等措施之工程成本效益如何.亦擬予以評估。
英文摘要
- 作者 /賴泉基 呂珍謀
- 出版項 /台南市:成功大學水利暨海洋工程學系 ,087.12
- 版本項 /初版
- 分類號 /351.3
點選次數:114
館藏資訊
暫存書單 | 登錄號 | 館藏地 | 年代號 | 狀態 | 借閱到期日 | 分館 |
---|---|---|---|---|---|---|
QC001385 | 規劃課 | 199812 | 在館 | 第六河川分署 |
loading.....
我要預借
依河川
依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