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本計劃係受水利局委託,魷「台灣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劃八十三年度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觀測網」新鑽共52p井水樣進行氖及碳十四分析,以瞭解本區地下水之補注、長程平均流速及相關之水文特性。本年度江十三個井站大致分布於約沿地下水流向的七個剖面上。將氖及砍十四年代分析資料顯示於平面圖及岩心柱狀剖面圖上。結果顯示扇頂的厚層.(礫石)自由水層與(在介於-30~-50公尺之難透水施壓層之下)區域受壓水層的分界位置與核爆氣水前鋒所潛達的位置與前(八十一及八十二)兩年度所得之結論基本上一致,只有莉桐及九隆二地須做極小幅之修改。扇頂厚層自向含水層為區域性受壓水層之補注來源;整個濁水溪沖積扇的平均補注量約9.0億噸/年(扇頂區約5.5億噸/年,扇央與扇尾補注鈴淺自由水層約3.5億噸/年),區域性受壓水層(在”-30~60m”施壓隔水層之下)的年補給量為5.2億噸/年”此本沖積扇扇央與扇尾大部分地區而言,約介於60至230公尺深的受壓含水層仍可分為上、中、下三層,即-60~-80公尺,-100~-130公尺,-170~-220公尺”其補注源均來自扇頂厚層自由水層。經由至今三個年度共計104。水樣之砍十四與氖分析,以及配合地質鑽井之岩心資料,已獲得有關濁水溪沖積扇水文地質特性、地下水的補注區、補注量、流速及水力傳導係數等重要結果。唯仍建議未來鑽數口深於300公尺之井,取水樣分析,進一步研究扇頂區的補注問題,包括地面鉛直補注與經八卦台地與斗六丘陵問之濁水溪現河床隘口(即約沿二水鐵橋)地下之側向補注,以及沿海更深層(>220公尺)地下水資源的賦存狀況。濁水溪沖積扇之成果顯示碳十四定年與氖分析確為研究台灣地區地下水極佳的方法。對於未來其他沖積扇與/或沖積平原地下水之研究提供一很好的範例。
英文摘要
- 作者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
- 出版項 /台中市:台灣省水利局 ,083.12
- 版本項 /初版
- 分類號 /443.86
點選次數:119
館藏資訊
暫存書單 | 登錄號 | 館藏地 | 年代號 | 狀態 | 借閱到期日 | 分館 |
---|---|---|---|---|---|---|
FC002661 | 本所圖書室(本所B棟地下1樓圖書室) | 199412 | 在館 | 水利規劃分署 |
loading.....
我要預借
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貳、地下水觀測網之建立及運作管理八十三年度報告濁水溪沖積扇(三)附件三地下水定年分析
依河川
依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