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蔡董《來去巡田水-氣候變遷是危機還是轉機?in嘉義》專題系列報導 (報導日期:1091125)

林口湖的成龍社區在觀樹教育基金會的進駐下,建造一樓挑高、二樓以上才是住房的防洪住宅作為示範

  越來越長的夏天、越來越強的暴雨,看天吃飯的農漁民朋友遇到了什麼樣的麻煩?我們又可以怎麼做來減輕可能發生的災害、同時開拓發展機會呢?

  由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 主辦,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補助的【沿海社區受氣候影響之調適經驗交流會】,邀請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劉怡君副研究員、桃園市觀音區樹林里 觀音樹林蓮荷防災農場的吳進昌里長、雲林縣口湖鄉成龍社區發展協會 成龍村,讚起來!的林珮甄專案經理、@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 的吳淑芳總幹事、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林邊光采濕地農圃的前理事長陳錦超醫師,一起談談農漁村如何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環境困境。

──每年下陷3公分!土地甘苦誰人知?──

  台灣西南沿海的社區大多有著相似的困擾──位於「風頭水尾」處,各種產業與民生用水仰賴地下水供給,產生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土壤鹽化一連串的問題,讓農業和養殖漁業的生產遭受挑戰。在極端暴雨及海水溢淹的夾擊下,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家裡淹水,但在各村莊紛紛墊高堤防、擅自開閉水門之後,或許保全了幾個村莊,卻讓最低窪的村莊淹得更慘。環境的變遷、社區之間缺乏溝通合作、由上而下的防災計畫難以對應社區實際需求,成為氣候災害發生的隱憂。

──產業轉型、環境教育,是社區共同語言──

  面對難以抵擋的氣候與環境變遷,雲林口湖的成龍社區在觀樹教育基金會的進駐下,建造一樓挑高、二樓以上才是住房的防洪住宅作為示範,提供居民可以與水共生的居住方案。而養殖漁業的調整,除了觀樹教育基金會推廣不抽地下水的環境友善養殖方式,在不同的科研單位與科技公司的努力之下,也有養菌調整魚塭水質、透過智慧系統監測魚塭狀況等方式。然而,新觀念在社區的推廣有一定難度,而新設施的投入成本較高,也不容易成為居民的調適選項。

  屏東林邊則是在縣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護水源、輔導產業轉型的政策背景下,開始推動養殖用地轉為設置太陽能板,讓農漁民也能有穩定的租金收入。另以光采濕地的智慧電網實驗能源自給,若因天災而停電時,儲電設施仍能維持三天可通電、通訊;協會則是推廣在光電板下種菜、養牛,解決電板下空間清理維護的問題,也讓多元生態得以維續。

  嘉義東石希望透過「生活」來翻轉地區印象,與環境和平共處、建立可療癒人心的生活場域、進而發展吸引人的觀光產業。串聯社區中來自越南、印尼、大陸、泰國等地的新住民,融合在地的食材與異國的料理方式,創造多樣化的飲食體驗與教育活動,為居民創造生計、也捲動更多人推動社區改變。

──社區調適,也能作為社區創新產業和弱勢者支持的力量──

       災防中心與桃園觀音樹林社區,則帶給我們看待社區調適的新視角。災防中心與國際組織合作,在菲律賓以及尼泊爾的易淹水地區,教給在地居民建造高腳竹屋以及種植糧食作物的技巧,讓原本遇到水災只能挨餓、流離失所的的弱勢族群,也能靠自己的力量維護家屋安全並賺取收入。

  桃園觀音的樹林里,有200多位居民組成的志工隊,妥善分工協助清淤防災,也和鄰近的工業區共同合作,處理社區淹水問題;並以社區可負擔的經費,將廢棄農田挖成簡易滯洪池,平時種植蓮花絲瓜、養殖魚蝦,發展農產加工與觀光體驗活動,大雨時則有效吸納雨水,讓社區不再受淹水困擾。

  農漁村的產業與生活是為氣候衝擊的第一線,各個社區的環境條件與社會狀況不同,科學知識與在地智慧的結合應用就更顯得重要。社區調適行動應比防災再更進一步,讓社區降低受災的風險,更可以是社區升級發展的轉機。

資料來源:焦點時報

報導日期

1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