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留一手捕撈技能」及公民科學與水共生在大臺北水源地

水特局與採集人工作室合作,分別於5/28及6/19辦理2場次,共 72人次,邀請各方關心水源保育的民眾、團體與坪林在地居民、里長及區公所代表,在陽光明媚的坪林北勢溪支流𩻸魚堀溪旁,展開一場傳統捕撈技藝環境教育活動!
上午在坪林石𥕢社區耆老的帶領下,認識曾在60年代北勢溪很流行的捕撈工具「魚筌」,學習如何在溪流中佈設魚筌技藝,讓我們更深刻理解人們與水共生。
下午在老街旁下坑溪河川水棲昆蟲分組調查,依照所出現物種評估河川水體狀況,學習加入公民科學家的行列,認識溪流水棲動物。
最後透過議題工作坊,討論和蒐集坪林在地意見和想法,在熱烈討論中充實水文化x水生態x水議題x水源保育環境教育體驗。
★本水域生態調查活動,已向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提出申請及相關報備事宜。
★「魚筌」是什麼呢?是以前河川捕魚之器具,製作材質以竹片及藤蔓為主,利用絞織編法縛紮而成,功用在於使魚、蝦蟹進入之後無法游出去而被捕獲。
355129369_613785714190352_4613448927298402568_n.jpg